在线咨询

坚持做五点,让痛风逃不出五指山

文章来源成都西部痛风研究院 在线预约

  痛风是一种古老而新兴的疾病,从诞生开始就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。几千以来,人类一直在试图寻找能够降服痛风的方法,但结果都不甚理想。痛风的非药物疗法见效虽然不如药物快,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(或)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,并且是痛风其他治疗策略的基础。痛风的非药物疗法贵在坚持,如能形成习惯,进而改变体质,将给痛风的防治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。接下来,我们总结了防治痛风的五个要点,供大家参考。

  1、多喝水,少喝汤。统计数据显示,8成以上的痛风患者存在尿酸排泄方面的障碍,因此,促进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对于控制血尿酸水平意义重大。喝水是促进痛风患者尿酸溶解和排泄较有效而简便的方法,心肾功能正常的痛风患者,每日饮水量应使尿量保持在2000到3000毫升,以促进肾尿酸的排泄。饮水应选用白开水、淡茶水等,不宜饮用浓茶、汽水等。

  因为嘌呤在高温下易溶于水,食物中的嘌呤煲煮时,在一定的时长后会大部分转移到汤中。此时,痛风患者饮用由高嘌呤食材制成的汤,与直接饮用嘌呤无异,不但不能通过饮用液体稀释尿酸,反而会使血尿酸急剧升高,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。

坚持做五点,让痛风逃不出五指山

  2、多吃碱性食品,少吃酸性食品。进食碱性食物可以增加肾尿酸的排泄,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与碱性尿能减少尿酸的重吸收有关。当尿液pH为5.0时,每100毫升尿液中仅能溶解15毫克尿酸从尿中排泄;当尿液pH为7.0时,将有150毫克的尿酸可在尿液中溶解,并排出外。

  成都痛风专科医院陈建春表示:食物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无关,主要根据食称在人体内经消化、吸收、代谢较终生成物质的酸碱度来界定。较终产生酸性物质的食品为酸性食品。动物性食品中,除牛奶外大多为酸性食品;较终产生碱性物质的食品为碱性食品。植物性食品中,除五谷杂粮外大多为碱性食品。

  3、多吃蔬菜,少吃饭。各国的痛风指南均鼓励痛风患者多摄入新鲜蔬菜,大部分蔬菜的嘌呤含量很低,即使是富含嘌呤的蔬菜,因其嘌呤种类不具有改变血尿酸水平和尿酸清除的作用,也不会升高痛风发作的风险。另外,蔬菜属于碱性食品,且富含维生素C、纤维素、矿物质等,对减少尿酸的重吸收,促进尿酸的肾排泄有利。

  少吃饭则有利于控制热量的摄入,达到减重的目的。人体尿酸的80%来源于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,体重越重的人,新陈代谢产生的尿酸越多,血尿酸水平也就越高。临床资料显示,体重指数每升高1个单位,痛风的患病率将增加5%。所以,控制体重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也很重要。

  4、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。生命在于运动,运动促进健康,对痛风患者来说,科学适宜的运动也是必需的。运动时流汗不可避免,随着流汗的增加,血容量减少,进而导致尿量减少。由于尿酸是随尿液排泄的,尿量减少就意味着尿酸排泄减少,尿酸的再吸收增加,血尿酸水平因此升高。因此,痛风患者在运动后,较关键的是要补充足够的水分,使血液中的尿酸及时溶解于尿液当中,并迅速排出体外。

  运动后正确的补水方法应当是小口缓咽,每次补水不宜太多,以温开水为宜。运动后一次大量喝水,虽然能促进快速排尿,排出尿酸,但会刺激脾胃,大量饮用凉水、冰水更是如此。痛风发病多因脾失运化,如再不注意顾护脾胃功能的养护,可能会加重痛风病情。

  5、定期复查血尿酸。虽然只有不到20%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,但血尿酸水平仍然是痛风重要的生化基础。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,可以评估痛风的饮食、运动、药物疗法的疗效,并进行相应的灵活调整,使血尿酸长期稳定在达标水平。尤其是慢性持续性痛风患者,定期的血尿酸监测,是帮助他们理解治疗、拟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。

  对于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,血尿酸检查应至少一年一次;对痛风患者而言,血尿酸水平未达标时,应该至少每月复查一次。血尿酸水平达标后,应该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;如果痛风患者被认为病情稳定后(没有急性发作,痛风石溶解),且血尿酸长期稳定维持在达标水平,则可每年复查一次。有痛风高危险因素者,在有关节疼痛时,应随时检查血尿酸水平。
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

来院路线    预约挂号 

扫码关注成都风湿病医院官徽

就诊提醒

患者首次来院就诊需提前与我院预约,预约后的患者可凭预约号直接到科室取号就诊,以避免当日过来不能及时挂号。您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院微信,直接预约挂号

网站首页 | 走进我们 | 专家风采 | 在线客服 | 媒体报道 | 在线预约 | 来院路线 | 网站地图

成都风湿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本站信息
注:成都风湿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。如果想要更具体的了解,请点击在线客服。
成都风湿医院地址:成都市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121号(成温立交北侧500米)
医院热线:028-86117707
广审文号:(青)医广(2021)第06-04-510105044号